個人消費借款是指銀行向個人客戶發(fā)放的有指定消費途徑的人民幣借款業(yè)務,用途主要有個人住房、汽車、一般助學借款等消費性個人借款。對于不同品種的個人消費借款,商業(yè)銀行會采取不同的定價標準,但是總體的定價策略和定價方法是一樣,一般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首先,以借款風險作為定價核心。個人消費借款作為一種有別于傳統(tǒng)商品的特殊商品,其轉(zhuǎn)讓的只是資金的使用權(quán)。因此,從借款發(fā)放開始銀行就面臨遭受資金損失的各種風險,其中以信用分先最為重要,因此對借款人信用分先的度量是確定個人消費借款定價的核心。
其次,兼顧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的原則。個人消費借款定價就要覆蓋風險、不暢各項成本和預算損失,又要讓銀行獲得必要的收益,所以,這個價格應該是一個兼顧三性的均衡價格,最終實現(xiàn)共贏。
第三,以借款成本作為價格下限。利差收入是銀行在個人消費借款方面的主要收入,所以個人消費借款的利率定價是其獲取收益的唯一來源。商業(yè)銀行要獲取利差收入,首先就要彌補借款成本支出,因此,個人消費借款的定價應以此為下限,覆蓋借款的費用支出、平均風險和資金成本,保證基本的成本收益均衡,實現(xiàn)銀行的經(jīng)營效益。
第四,以風險差異作為價格浮動依據(jù)。個人消費借款產(chǎn)品因用途、客戶群體、借款方式、借款期限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風險。一方面不同信用等級的客戶存在不同程度的違約風險,另一方面不同借款品種也因產(chǎn)品特點的不同存在不同程度的風險差異。因此,這就需要對不同種類的個人消費借款產(chǎn)品和不同信用等級的客戶所存在的風險差異確定不同的利率浮動空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