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肖斐斐 彭博 聯系人:林楠
6月金融數據來看,半年末時點效應,使得信貸數據、社融數據好于市場預期,但貨幣數據等仍反映內生動能有待進一步提升。展望下階段,低基數因素或使得社融與信貸增長的同比讀數步入企穩(wěn)階段,而實際內生需求仍有待財政政策、產業(yè)政策的后置加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事項:
7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2023年上半年新增社融21.55萬億元(同比多增4754億元),余額同比增速9%,上半年新增人民幣貸款15.73億元(同比多增2.02萬億元),6月M2同比增速較上月下降0.3pct至11.3%。
▍總覽:半年末時點,部分金融指標階段性上量。
1)融資數據信貸強、非信貸偏弱,6月當月新增社融4.22萬億(余額增速9.1%),高于Wind一致預期值(3.2萬億元),半年末時點銀行信貸投放較為積極,而政府債券發(fā)行仍然偏緩。
2)貨幣數據小幅回落,M2同比增速較上月下降0.3pct至11.3%,M1同比增速較上月下降1.6pct至3.1%,反映經濟內生需求表現仍有所走弱。
▍社融:信貸投放較好,政府債因素為主要拖累。
1)實體貸款重返同比多增,6月對實體經濟投放的人民幣貸款新增3.24萬億元,同比多增1774億,半年末時點銀行投放意愿積極。
2)政府債券拖累,當月政府債券凈融資5388億元(上年同期為1.62萬億元),5月以來財政政策力度邊際收斂,或與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工作推進有關。
3)表外項目總體穩(wěn)定,6月委托貸款和信托貸款合計小幅下降210億元,表現總體穩(wěn)定。
▍信貸:高基數下實現小幅同比多增。
央行口徑下,2023年6月人民幣貸款凈增3.05萬億(同比小幅多增2400億元),反映了銀行較積極的時點投放意愿,拆分結構來看:
1)對公貸款大體平穩(wěn),6月對公貸款凈增2.28萬億(同比多增687億),其中企業(yè)短貸在上月明顯少增基礎上實現近500億同比多增,或與銀行時點性強化投放相關。
2)零售貸款亦有修復,6月居民中長期/短期貸款分別同比多增1436/543億元,預計主要受經營貸和消費類貸款投放驅動。
3)票據與非銀貸款壓縮,二者合計壓縮1923億元,推測主要是當月銀行強化實體貸款投放所致。
▍存款:一般性存款增長邊際放緩。
6月M2同比增速較上月下降0.3pct至11.3%,進一步從存款端情況拆分來看。
1)一般性存款增長偏弱,6月全社會一般性存款增長4.73萬億元(同比少增6712億元),主要是企業(yè)存款同比少增8709億,判斷或與近兩月財政政策退坡有一定關系。
2)財政存款亦有明顯同比多降,當月財政存款下降1.05萬億元(同比多降6129億),判斷5月以來政府債的發(fā)行速度偏緩或為主要原因。
▍展望:低基數因素使7月讀數或有改善,但內生需求仍待修復。
2022年7月,當月人民幣貸款和社融增量分別為6790億元/7561億元,為近年來最低增量月份。較低基數水平下,我們預計今年7月社融及信貸增量均有望實現同比多增。從7月以來的票據市場利率情況看,轉貼現利率雖有小幅回升但仍處低位,反映信貸市場需求仍然偏弱,后續(xù)仍有待財政政策、產業(yè)政策的后置加力。
▍風險因素:
宏觀經濟增速大幅下滑,銀行資產質量超預期惡化,財政政策、產業(yè)政策不及預期。
▍投資觀點:
6月金融數據來看,半年末時點效應,使得信貸數據、社融數據好于市場預期,但貨幣數據等仍反映內生動能有待提升。展望下階段,低基數因素或使得社融與信貸增長的同比讀數步入企穩(wěn)階段,而實際內生需求仍有待財政政策、產業(yè)政策的后置加力。
板塊投資來看,6月以來的調整已反映市場對于經濟運行和銀行資產質量的悲觀預期,當前估值具備配置性價比。個股方面,推薦確定性強品種,包括:1)業(yè)績增長和估值位置帶來的投資回報明確,主要包括未來三年業(yè)績增速確定性強、估值回落至低位的機構重倉銀行;2)個體進入資產質量拐點周期的估值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