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站導航
觀察家網 > 消費 >

寒武紀被曝再度裁員,相關新項目暫停

52RD | 2023-08-01 22:09:34

近日,國內AI芯片領先企業(yè)寒武紀被曝裁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新浪科技,在本次裁員中,智能駕駛芯片業(yè)務公司行歌科技是重災區(qū),寒武紀行歌(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深圳等分公司均進行了裁員,軟件部門裁員近半,硬件部門只保留少數員工,新項目已暫停。

這已經不是寒武紀今年第一次被曝出裁員消息。

今年4月,多名寒武紀員工在第三方平臺上爆料稱,寒武紀“惡意裁員”,應屆生裁撤比例較高,不過寒武紀否認了“惡意裁員”以及裁員80%的傳聞。

隨后有知情人士透露稱,寒武紀該次裁員可能與盈利壓力有關,但主要還是因為其在2022年底被美國列入了實體清單。

行歌科技成立于2021年,主要從事智能駕駛芯片研發(fā),獲得了蔚來、寧德時代、商湯科技、聯(lián)想、博世等多方入股,可見,業(yè)內對寒武紀的成長動能還是比較看好的。

2022年,行歌科技透露在研3款自動駕駛芯片,分別為全新一代云端AI訓練芯片MLU590、L2+自動駕駛行泊一體芯片SD5223;7nm工藝L4高階自動駕駛多域融合平臺SoCSD5226。同年12月,包括行歌科技在內的多家公司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

因此,近日流傳的消息指出行歌科技是裁員重災區(qū),的確有跡可循。

而且,寒武紀自成立以來的累計虧損已經超過了40億元,長期虧損其也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寒武紀成立于2016年,主營AI芯片的設計、研發(fā)與銷售,提供AI芯片產品及系統(tǒng)軟件解決方案,業(yè)務包括終端智能處理器IP、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邊緣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與產品配套的系統(tǒng)軟件平臺。

2017年9月,集成了寒武紀NPU的華為麒麟970芯片亮相柏林IFA展會,使得寒武紀被更多人看到,一時間聲名大噪。

寒武紀披露的數據顯示,在2017~2019年,終端智能處理器IP授權業(yè)務收入占寒武紀主營業(yè)務的比重分別為%、%、%,其中華為海思對處理器IP授權業(yè)務的銷售貢獻分別為%、%和%。

可以看出,2019年寒武紀處理器IP授權業(yè)務占主營業(yè)務的比重呈斷崖式下跌,是因為該業(yè)務的唯一大客戶華為從2019年6月起不再繼續(xù)采用寒武紀的AI處理器,轉而推出自研達芬奇架構的手機AI芯片麒麟810。這使得處理器IP授權業(yè)務營收大跌,計算集群系統(tǒng)業(yè)務在2019年以%的份額占據寒武紀營收的最大比重。

雖然彼時市場對寒武紀的盈利能力提出了一些質疑,但依舊難抵資本的青睞,2020年7月,寒武紀在爭議聲中登陸科創(chuàng)板,作為國內AI芯片第一股,市值一度沖破千億。

如今,寒武紀上市已經三年了。期間,股價曾一度因業(yè)績表現而連續(xù)下跌,又因ChatGPT概念大火而接連上漲。

不過,寒武紀在資本市場的樂觀沒能延伸到實際業(yè)務之中。2017~2022年,寒武紀六年的累計營收不到25億元,但累計歸母凈虧損之和卻已經超過了40億元。

雖然寒武紀表示迄今尚未盈利主要是因為設計的復雜計算芯片需要持續(xù)大量的研發(fā)投入所致,但作為科創(chuàng)板的上市企業(yè),寒武紀難免因業(yè)績問題而面臨許多壓力。如此一來,裁員就不失為一個選擇了。

去年3月,寒武紀核心技術人員梁軍辭職時,寒武紀董事會辦公室人士曾表示,雙方的分歧點在于公司希望聚焦產品廣泛落地以及搶抓機遇期,而梁軍希望在技術方面進行更多投入和鉆研。

可見,寒武紀也意識到了市場需求及技術落地的重要性。作為國內AI芯片的領先企業(yè),寒武紀的走向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行業(yè)現狀,如今,隨著市場的興起,眾多領先廠商入局,一些獨立AI芯片公司不僅面臨著技術、市場需求等方面的挑戰(zhàn),還要面對一眾大廠的競爭,寒武紀無疑反映出了一系列相關公司的狀態(tài)。

其實,寒武紀在技術上的創(chuàng)新優(yōu)勢是毋庸置疑的,研發(fā)布局與技術提升自創(chuàng)立之初便一直在堅持,但市場依舊是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產品只有實現商業(yè)化落地才能體現出其真正的價值。

寒武紀能否順利度過寒冬,將成為市場持續(xù)關注的議題。

標簽:

  • 標簽:中國觀察家網,商業(yè)門戶網站,新聞,專題,財經,新媒體,焦點,排行,教育,熱點,行業(yè),消費,互聯(lián)網,科技,國際,文化,時事,社會,國內,健康,產業(yè)資訊,房產,體育。

相關推薦